嘉兴王店(嘉兴王店中转场)

文 | 周荣先

篮的历史在我国已十分悠久,自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取柳、藤等植物枝条编织篮筐,用来盛放日常生活用品。人们又发现,用南方的竹子来编织竹篮更能经久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为后来编制篮子的主要材料。

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逐步扩大。考古发现,早期竹篮上已有方格、米字、回纹、波纹等精美纹饰。

从秦汉、唐宋到元明清,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他们所编织的竹篮、竹席、竹箱等也逐渐完美。清末时,嘉善西塘一带编制的二层竹编上漆提篮很有特色,更是竹编艺术的一种升华。

清代后期,嘉兴王店竹编艺人编制的竹篮一支独秀,其特点是制作时将竹子的篾红和篾青连在一起,使竹篮更加经久耐用,“王店篮”就此盛行。可惜因时间久远,留下来的“王店篮”实物及文字资料已较少见到。

2017年2月,笔者结伴几位同好在王店聚宝湾梅园赏梅时,惊喜地看到了王店竹编艺人在梅花丛中表演制作“王店篮”的情景,还使我第一次知道“王店篮”已列入秀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店是笔者祖母出生的地方,此地有笔者父亲、叔父、姑母及其他亲朋好友,笔者从懂事、长大到参加工作,每年暑假、寒假或过年过节,王店是必去的地方。也可以说,王店是我的第二故乡。这只小小的竹篮能以“王店”命名,实属不易,笔者感到十分亲切并为之非常高兴。自从那次赏梅见到“王店篮”的介绍之后,笔者对它就十分留意和关心起来,很想知道它的出处并研究其历史。

今年上半年,笔者偶然见到一张1934年由上海费氏照相馆拍摄的“王店篮”老照片,迄今已近九十年。照片上的二位女子,头上戴着江南水乡特有的农家包头巾,手里各挽一只王店篮,脸带微笑,神情怡然,背景似有水边小船和树木作陪衬。

笔者揣测,她们可能是作秀的模特,也可能是王店姑娘嫁到上海后拍照留念以表思乡之情。照片下方印有“费氏照相馆”及英文“FEE'S”(翻译为中文即“费”字)字样。反面有“留念”及“1934.3.7”等手写字。

据查,民国时期上海确有费氏照相馆,地址在斜桥陆家浜路1362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公私合营,可见这幅照片实属珍贵。该照片后来由笔者收藏。

从一张“王店篮”老照片说起

1934年由上海费氏照相馆拍摄的王店篮老照片

从一张“王店篮”老照片说起

费氏照相馆拍摄的“王店篮”老照片反面

从一张“王店篮”老照片说起

费氏照相馆封套


“王店篮”经济实用,盛物、买菜,到河埠头洗衣服等都很方便,广受家族主妇的欢迎和喜爱,就连大城市上海也有它的踪影,说明流传的确很广。

现在提倡环保,限制塑料袋的应用,这给“王店篮”又带来了机遇。建议有关部门对这一出自王店民间手工艺人之手的品牌给予适当的扶助,以便长期传承下去。

从一张“王店篮”老照片说起

笔者收藏的清末二层竹编上漆提篮

从一张“王店篮”老照片说起

2017年2月,王店镇聚宝湾赏梅节见闻

从一张“王店篮”老照片说起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王店篮”

从一张“王店篮”老照片说起

“王店篮”介绍图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