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号公馆(宁波六号公馆)

冬天的早晨

当寒风灌进脖子里

刺进身体里

此时

吃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餐就是最幸福的事

图源网络


在湛江的大街小巷里,有那么些早餐店,岁月的痕迹没有冲刷他们在当地人脑海中的记忆,依旧焕然一新地从早上开始做起自己的生意,给无数人带来早晨的一份温暖。

老小区的楼下总是排着长队,老街的巷口也总是人山人海。如果你想探寻这些早餐店的奥秘,就跟随小yo一起看下去吧~

森哥竹卷粉

竹卷粉是一种源于越南的外来小吃,而后传入广西地区,后来在湛江流行。

斋卷粉是罗汉丝(红萝卜丝和木耳丝),三味分别是罗汉、蛋丝和香菇肉。其他的馅料还有豆芽、韭菜等等,可随心搭配,还分了大小份,可以根据自己的食量选择。

做好的竹卷粉,让人口水若悬河,晶莹剔透的粉皮下是满满的馅料,馅料让整个竹卷粉显得饱满充实,棕色和红色酱汁给竹卷粉再穿了一件衣服,白色的芝麻是竹卷粉的心机小配饰,又好看又实(mei)(wei)

图源网络

咬下一口,粉皮在牙上弹来弹去,爽脆的红萝卜丝和木耳丝在嘴里咔滋咔滋。

裹上一口酱汁和辣酱,不同的风味在嘴里绽放。

酱汁咸淡刚好,特制的辣椒酱三分甜三分咸还带着四分辣,浓稠程度刚好够竹卷粉挂住,香润异常,让人想要一口接一口,吃到山无棱天地合

一个人点一小份竹卷粉(两条),再来一杯暖暖的黄豆浆,就可以心满胃足的打饱嗝了。

老板大叔说:“竹卷粉热的时候吃起来是滑,但是凉一点才能吃出肠粉的柔韧。”

就像热恋期的浓情蜜意,只有在一腔热血冷却后才能体现出真正浓厚悠长有韵味的爱意。

竹卷粉的制作过程很治愈,让人看到失神:

先在一块蒸笼布上浇一层薄薄的米浆摊匀,蒸熟后拿出来用竹篾轻轻一卷一掀,薄如蝉翼的糯弹粉皮就跳到桌板上了。

接着在粉皮上包裹上馅料,最后在卷好的粉上撒上芝麻、浇上酱汁,再把竹卷粉剪成小段,一份竹卷粉就完成了。

整个竹卷粉的制作一气呵成,几分钟就完成了,一份又一份,周而复始,但却并不让人觉得枯燥。

价格:

斋卷粉 ¥大份7元(特价)/小份5元

三味混杂 ¥大份12元/小份8元

地址:

湛江市霞山区海淀路六号公馆对面,金小小旁边的路口直入


四爹簸箕炊

四爹簸箕炊,在赤坎老街有着自己的一份独特地位。老牌坊的正下方,见证着传承的永恒。


带酱和不带酱的簸箕炊吃起来是两种风味

接下来小yo给你们细说

不带酱的簸箕炊吃起来像五层米浆叠叠乐,但并不会有强烈的分层感。米皮不像千层饼皮那么薄,大概有三分之一个指甲盖那么厚。是介于米糕的软与糯米糍团的糯之间的奇妙口感,Q弹但不粘牙,清淡的米香不会腻口,但没有到让人上头的程度。

总的来说是属于吃一口忘一口的类型

就像猴子掰玉米

掰一个扔一个

(声明:小yo不是喜新厌旧的yo)


带酱的簸箕炊口感十分奇妙


米白色的簸箕炊盛在铁质圆盘中,用小刀将其剐成格状,在表面撒上香油、芝麻和蒜蓉浆(即蒜鸡油)。

炸过的蒜末在鸡油的浸润下愈显酥香,鸡油和香油没能叠buff反而叠bug了,略显油腻,得缓一缓,歇一歇才能接着吃下去,还有甜辣酱,不过就是比较常规的广东风味

香浓的酱汁与清淡的簸箕炊结合本该是互补的,它在闹它在笑,但米皮和酱汁没有很好地融合,各顾各的,就像在同一屋檐下搭伙过日子的丧偶夫妇。


一整份 ¥7元


湛江市赤坎步行街中山二路104号


到这里早餐也就吃饱啦!

小yo满意地摸了自己的肚子准备开始继续为大家测评美食!


Ps:以上仅为部分产品的测评,不代表店铺出品的整体水平,评价仅代表个人口味和感受,以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