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有了这笔贷款我就可以尽快修建厂棚,更换设施设备,恢复生产了。”在去年10月的洪涝灾害中,位于孝义市大孝堡镇东张庄村的文峰养殖专业合作社经济损失达到200余万元。要实现灾后重建,亟需2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得知情况后,孝义市农商银行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职能作用,畅通金融绿色通道,精准化推出灾后配套信贷产品,满足受灾群众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需求,不断展现支农主力军的责任和担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入户走访调查核验,很快合作社20万元的“暖心贷”贷款就通过了申请。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惠民体现着行业发展的初心。2021年,我市金融系统坚持“发展地方金融、服务吕梁经济”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金融组织协调职能作用,统筹推进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三大工作任务,让一项项金融惠民政策落地见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金融服务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业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1年,我市突出金融服务保障,印发了《吕梁市创优金融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吕梁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办法》等政策,进一步创优金融环境、激发金融市场活力,让金融业更好服务于我市实体经济发展。

“针对汾阳核桃上游核心生产商,下游核心供应商以及周边配套产业链提供2亿元的小微贷款,真正实现名单制开发,民生银行吕梁分行开发‘通宝分期信用卡’业务,并在汾阳、交城新设小微企业专营银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交城太行村镇银行根据农户生产周期和现金流特点,量身打造了‘微时代’信贷产品,帮助农业企业发展壮大。”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负责人表示。

建设融资平台,强化金融服务,是改善营商环境、助推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各银行机构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道理。我市全面加强银企对接,各银行业机构创新服务、创新产品,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出雏型”。坚持把加强政银企对接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总抓手,“线下+线上”双向发力,促进银企需求对接。对已签约的对接项目逐户监测、持续跟踪,督促引导银行机构强化贷后管理,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2021年累计签约政银企项目146个,签约金额279亿余元,实际到位资金143亿余元,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对标对表先进地市优化营商环境做法,2021年7月开发建设了吕梁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13家市级银行机构全部入驻平台,上线金融产品98款,注册企业1776户,帮助企业融资77亿元,打通了银企线上合作渠道、提升了融资对接效率。

金融活,经济活。我市还深入推进金融服务业提质增效,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组建了吕梁市金融专家服务团,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挑选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骨干人才,组建吕梁市金融专家服务团共计50人,下设13个金融专家服务组对口服务各县(市、区)。建立了“四上企业”融资项目库,对接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交通局、市文旅局等部门,建立“四上企业”融资项目库,收集汇总全市1394个“四上企业”名单,有融资需求的企业项目43个。开展专项精准对接活动,督促服务团深入企业园区,把握问诊企业融资难题,解决融资需求,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份,联系企业300余户,深入企业实地宣传政策36次,累计为13户“四上企业”发放贷款3亿余元。

金融发力 践行为民初心使命

我市金融系统把为老百姓、为企业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统筹组织开展提升企业获得信贷、推进农信社改制化险、推动企业上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四项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之前就上网查过银行贷款,可又担心门槛高、放款周期长,而店面每天都需要支出,资金一直很紧张,最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进行了申请。”

个体工商户白保庆,在交城县西营镇经营保儿配件门市,由于在村中经营,下游多为熟人客户,因此赊欠账较多,导致回款较难,资金链供应紧张,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交城县太行村镇银行“线上贷”业务的宣传,就扫描二维码试着向客户经理在线上进行咨询,将相关资料提交银行,银行于次日便将10万元的信用贷款发放到了白保庆手上,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交城县太行村镇银行为支持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满足个体工商户的各种需求,推出了“线上贷”业务,即客户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实现与客户经理的一对一咨询,个体工商户只要符合条件,就可获得10万元及1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还款方式灵活且利率优惠力度较大。通过这种模式,银行能够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向其推荐各种贷款产品,省去了各种繁琐的程序,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受到广大个体工商户的欢迎。自开展“线上贷”以来,在线上咨询的客户有475个,成功办理128笔,平均金额在7万余元,对个体工商户的资金周转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人民银行吕梁市中心支行组织各县(市)支行、各金融机构围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主题,结合实际创新宣传方式,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宣传,要求各机构充分利用LED门楣、LCD电子屏等宣传媒介,滚动播放宣传视频,有效播放时长不低于50小时;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设置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专栏,对优惠政策进行解读、信贷产品进行宣传、金融知识进行普及。加强与地方新闻媒介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媒介力量,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工具,最大限度扩大宣传覆盖面,极大地提高了个体工商户的信贷获得感和满意度。截止2021年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30.69亿元,户数12731户,累计发放23.02亿元,授信户数16346户。

金融发力 有效服务乡村振兴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产业转型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我市按照一县一策、突出重点、分类帮扶的原则,开展省市县“服务民企融资 助力乡村振兴”三级联动活动,综合运用窗口指导、货币政策工具等手段,引导金融机构聚力乡村振兴服务重点,强化与县乡村党委的协作联合,创新推出多种“党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乡村振兴贷’像一场及时雨,有效解决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农行吕梁分行贷给咱780万元,用于生猪扩大再生产,我们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更有底气了。”交口县南山百世食安农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师国栋高兴地说。

围绕市、县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有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求,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强化与县乡村党委(支部)的协作联合,发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在农村社会治理和经济管理中心作用,探索建立多种“党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路径。柳林县通过建立“党建+金融”三级联盟平台,形成了“(县乡村)党组织牵线、金融搭台、党员和群众共同唱戏”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子;交口县在“食用菌省级现代产业园区”建立了“十村联体”联合党支部,统筹协调解决园区发展的土地流转、产业合作、财政金融支持等问题,推动了脱贫攻坚“十户联体”农户小额信贷向“党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十村联体”产业发展的工作转变;农业银行吕梁分行探索推出了“党建引领、政府增信、联盟保障”的“乡村振兴贷吕梁模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防控金融风险,发展地方金融类企业,助力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推动地方金融再上新台阶,为全市“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实习记者 梁英杰)

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