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做企业绝决不能赚一把走人

今年12月6日,用友公司迎来自己的30岁生日。

30年来,用友从中国财务软件第一到亚太管理软件第一,再到全面布局企业云服务,如今市值高达500亿,始终保持着行业领先的地位。

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正和岛岛邻王文京,沉稳而儒雅。王文京如何领导用友踏准每一次浪潮,不断发展壮大?用友公司,又为什么被称为商业世界“中国梦”的范本?让我们通过与王文京的对话,寻找答案。

牛背上的梦想

01

1964年12月,我出生在江西上饶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

父亲年轻时曾经在北京工作,上个世纪50年代回到江西工作,他经常跟我提起北京。受父亲影响,我从小就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走出大山,到北京甚至更远的地方去看世界。

母亲在家里躬耕农田,勤劳善良,乐善好施,靠一双手拉扯一大家人。

南方的农村,水田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时常看到水牛在田里耕作。有一段时间,我被生产队安排去河滩边放牛,骑在牛背上的感觉,很特别,充满挑战,既要熟悉牛的脾气、秉性,掌握行走节奏,又要时刻看着前方,否则就从牛背上摔下来。牛在草滩上吃草的时候,我就和同龄的小伙伴到河里玩耍。那段牛背上的日子,是我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

六岁时我开始上小学,那时读书压力不像现在这么大,但我每天早上要砍一旦柴、干点农活才去上学,天黑了回家吃晚饭。10岁后,我升入初中,每周带着书包和咸菜,走过10里多的山路去上学,周末就回家干农活。

1977年,我正在读初二,这一年中国恢复了高考。那时我第一次听到“大学”和“大学生”的时候,觉得特别神秘,也特别向往。心里燃起一种希望和梦想,这是唯一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当时的高考录取率不是很高,县里为了让有潜质的学生考上大学,办了一个尖子班,组织全县高一学生统考,优秀的学生进入县中读高二集训后参加高考。

我14岁那年,通过了选拔考试,去县中读高二。

上饶县中是寄宿学校,我一个学期才能回家一次。第一次去学校时,哥哥王文泉送我,路上说:“文京啊,咱们家没有零用钱给你,但肯定会让你吃饱饭的。”想起这段,内心仍很温暖。

我只有努力读书,更加勤奋的学习才能不辜负家里的期望。

15岁那年,我考入江西财经大学。是整个村里除了父亲之外,第二个考上大学的。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辞职创业,从米缸里跳进米糠里

02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北京,进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这份工作让父亲很骄傲。父亲年轻时的理想抱负没有实现,我从农村走到祖国首都,在中央国家机关重要单位工作,让他感到很欣慰。

但我接下来的决定,着实让父亲很震惊。

1988年的夏天,我告诉父亲:我要离开工作单位,在北京开公司,要当个体工商户。父亲当时惊呆了,觉得荒唐到不可思议。大声对我说:“国家机关这么好的单位,很多人想进都进不来,你要去做个体户,你这是从米缸里跳进米糠里。”

因为所处时代和年龄的差异,我能够理解父亲当时的心情,我专门带父亲去了中关村看了看,耐心的向他解释时代的变化和我的选择。父亲知道我心意已定,保留了自己意见,尊重我的选择。

198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邓小平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中关村人头攒动,各种窄小的门店十分拥挤,当时的联想,已经不满足于代理计算机销售,开始筹划制造自主品牌电脑,中科院高能所的对撞机首次实现正负离子对撞……时代的暗潮涌动,科技对推动国家进步的氛围越来越强烈。

从80年代中期开始,“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就已经在国内流行,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能够把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动劳动中解放出来。

但当时“会计电算化”主要在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中开展,软件由各单位自行开发、自行应用、自行维护,导致电算化成本很高,并且随着人员的变动,软件稳定性也不足。

我感觉到,会计电算化的机会已悄悄来临,我要抓住这股潮流。

这年夏天,“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市召开。研讨会上,我提交了一篇题为《走通用化、专业化、商品化道路,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论文,这篇论文是我在会计电算化领域几年来的实践和思考,也是我即将创业的方向。

正好1988年这一年,国家批准建设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前身),以18条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去中关村创业。

于是,我下了决心辞职下海。

我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原始资本积累。大学同学吴政平在关键时刻,帮我借到了5万元钱,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经过一番筹备,1988年12月6日,“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在海淀南路的一个9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正式成立。用友的名字来源于“用户之友”,希望能够开发界面友好,易学易用的软件产品。

梦想拥有微软花园般的总部

03

借来的5万元钱,其中一半买了一台长城0520DH微机。我和苏启强(用友联合创始人之一)两个人,白天带着名片,骑着自行车外出推销软件,上门给用户服务,晚上时候就在9平米的房间里编程序“做产品”,每天忙到十一二点,甚至后半夜。

1989年12月9日,国家财政部下发规定,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和评审制度提出十项规定,核心思路在于:允许不同所有制的公司提供商品化的财务软件——这为用友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土壤;财务软件上市前必须通过财政部门审批——无形中为用友这类正规财务软件公司建立了市场壁垒。

1990年,用友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90版用友账务软件”和“UFO—用友电子报表软件”。其中,“UFO—用友电子报表软件” 成为中国第一批获得财政部资质认证的财务软件,是同类产品中唯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软件,被称为“中国第一表”。

1990年3月,用友在北京奥林匹克饭店第一次举办财务软件展示会,取得很大成功,用友软件在北京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随后的日子,就是扩展全国市场。

后来,用友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1994年的时候,我和郭新平趁着出差的机会飞去西雅图参观微软总部。微软的园区在华盛顿湖的东面,采用开放式设计,有8个足球场大小,整个园区像一个花园小镇,绿树成荫,每间办公室里都阳光明媚。

我和郭新平一边转一边感慨,“什么时候用友也能够像微软一样,有一个花园般的总部啊!”在当时,这个梦想还很遥远。这年的用友,软件年收入仅仅1800万元。

持续创新的重要性

04

1995年,用友在中国的财务软件市场做到了第一的位置,但却因为忽视了一次技术革命,第一位置受到了挑战。

1990年时,微软发布了Windows3.0操作系统,新系统在界面人性化和内存管理上有很大改进。直到1995年,中国PC端的操作系统才开始从DOS系统向Windows迁移。

那时用友的主要精力还放在DOS版本上,市场上的DOS版本系统仍然是主流,DOS系统的财务软件操作简单、系统稳定,而且售后服务量小。而竞争对手通过开发Windows系统产品,率先推出了基于Windows3.X版本的的财务软件。

1996年,中国市场的财务软件加速了向Windows平台的转移,用友面临了激烈的竞争压力。这时候,我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决定越过Windows3.X,直接研发基于32位计算的Windows95版财务软件。

通过几个月的封闭开发,1997年4月,用友发布了基于更先进操作系统平台和技术方案的Windows95版本财务软件,无论在产品结构、功能还是在系统运行性能和易操作性方面都大大优于其它厂商的基于Windows3.X的产品,成为了市场上竞争力的最强的产品。

有了领先的产品,下一步就是市场推广。用友策划了“把中国财务软件带入32位时代”的全国100多个城市产品巡展。借助新产品优势,用友不仅重新夺回财务软件市场话语权,更进一步拉开了与其他软件厂商的距离,巩固了市场领先地位。

这次的事情,让我深刻感受到“技术领先”的重要性。也正是由此,用友把“持续创新”确立为公司的发展方针之一。

迈向ERP,需要三步走

05

1996年夏天,我去了一趟东莞。当时用友的市场形势一片大好,DOS版本财务软件销售强劲,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但调研时,当地代理商却说,一些台湾制造业客户不再选择单一的财务软件,而是选择能够满足企业全面应用的ERP软件。企业越来越需要一个系统解决方案,既能够解决财务管理问题,又能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产销管理的需求。

当时的东莞,处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前沿,很多欧美、台湾、香港的产业转移至珠三角地带,东莞的市场变化,也意味着整个中国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

经过调研,用友决定:从财务软件向管理软件(ERP)转型。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意识到,中国企业的发展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企业在应用ERP时,更倾向于分阶段应用,一步步逐渐深化,而不是选择一步到位的全面应用。

用友提出了“ERP123”概念,第一个阶段是应用财务和进销存管理,第二个阶段是实施简单制造管理和分销管理,第三个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实现ERP的全面应用。

SAP之所有能够成为国际最大管理软件商,核心原因就是产品符合所面向的客户基础。SAP构建了庞大、复杂的软件产品,服务于很多全球500强企业,涵盖了财富500强中80%以上的公司,可以说是其服务对象是全球最顶端的10%。

但是,对于当时大部分中国企业而言, SAP的产品价格昂贵,而且由于中外管理模式的差异,还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用友的产品线就是结合了本土管理思想,逐步深化,分步骤实施的。推出了面向大众的“通”系列产品线,中端的U6、U8、U9,以及面向大型企业集团的高端NC产品。

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对的。按照“ERP123”的进化思路,用友结合本土管理思想方案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实现了稳健增长,坐稳了第一的位置。

对微软说“NO”

06

早在2005年,微软就有意整体收购用友,当时我很坚定的拒绝了这个计划。我希望能够把用友作为一个长期的事业去发展。

2007年11月,微软再次向用友抛出了橄榄枝,微软公司CEO史蒂夫·鲍尔默亲自来北京洽谈,希望对用友进行战略性投资及加强技术合作。如果此次战略合作能够顺利完成,微软将考虑把亚太地区针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业务交由用友来做,微软则重点开拓全球其他地区。

这个条件无论对于哪家管理软件公司来讲,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于用友而言,一方面避免了在亚太市场与微软直接竞争,另一方面也能借助微软的技术力量和市场力量发展自己。而且按照微软的部署,能够将管理软件与Office和Outlook整合在一起,使用友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强力。

但微软Dynamics部门提出了一个前提条件:要实现上述条件,用友必须要放弃针对大型集团企业市场的NC产品线,并重新在微软的架构上开发面向大型客户的管理软件。

这个改变产品线的条件,让我坚定了拒绝微软投资的想法。

原因有三:第一,NC是国产管理软件厂商唯一一个突破了SAP和甲骨文所垄断的高端市场的产品,市场潜力大、前景广阔,已经并将继续为用友提供丰厚的业务收入;

第二,当时的市场格局中,微软平台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型企业集团的信息系统仍然以Java平台为主;

第三,如果放弃NC产品线,用友的所有产品就都构建在单一的系统上,等于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对于用友来说意味着太多的战略风险。

放弃NC产品线意味着用友在NC产品10年间的努力付诸东流,更何况这一年,用友NC已经达到2.38亿元的业务收入水平,比2006年增长了51%。毫无疑问,接受微软投资等同于放弃了这个快速增长的“现金牛”。

管理层里众说纷纭,很多人希望与微软达成协议,让微软参股用友,让股价长期维持在高位点上,但还是被我坚定的拒绝了。

做企业,不应该抱着“赚一把走人”的投机思想,用友是我一份永续经营的事业,是我的一个梦想,我不能接受卖掉它。

为什么是用友活下来了?

07

上世纪90年代,每一次PC技术革新,都需要企业追上技术发展的步伐,盯紧市场的变化。很多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失败了,财务软件市场里的先锋、万能、金蜘蛛先后倒下,90年代末,随着财务软件向ERP软件市场转型,大批的ERP公司出现,又有大批的ERP公司先后倒闭,后者被并购。

用友在这个时代,活下来的法则是之一便是均强发展。

那个年代创业的企业家,面临很多诱惑,各行各业的“淘金热”“炒房热”,让很多人热衷于冒险赚快钱。一些企业“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瞬间的兴起和流星般的辉煌,时代浪潮,大浪淘沙,财富如同过眼烟云。

也不乏有很多能够禁住诱惑,专注主业的并且在一个行业持续创新的企业倒下,令人惋惜。

用友能够活下去,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到了“均强发展”。

软件行业里,技术优劣并不是决定产品品质好坏的唯一因素。技术先进的产品不一定能够成功,还需要到位的商业运作。一些企业第一次创新成功、第二次创新成功,但因为综合能力不足,之后的创新跟不上了。

在学习微软时,我们看到微软产品除了技术强、研发强大外,销售队伍、销售机制建设也很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也很高,甚至它的资本运作、合作伙伴管理都很强大。

就像“木桶原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服务与支持、内部管理、财务金融都是企业经营的关键要素,一两个方面很突出,其他板不长,不能形成一个好企业,盛的水也不会多。

优秀的公司应该是全能冠军,而不是单项冠军。

TO B不是一日建成的

08

2010年后,用友针对不同行业推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覆盖财政、金融、烟草、汽车、教育、广信、能源等行业,积累了多个领域的资源,成为一个重资产、高技术壁垒的公司。

互联网在中国迅猛增长,TO C领域快速崛起很多大公司,但为什么TO B领域快速崛起的却很少?因为TO C领域能够依靠人口红利快速增长,但TO B领域需要长时间的核心技术和经验积累,不是一日建成的。

自2016年开始,宣布全面进入以“企业互联网服务”为战略业务的3.0时期,这次转型的核心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信息技术推动着企业的不断进步发展,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下,未来所有企业要么是数字化原生企业,即成立之初就按照数字化的模式建立和运营的企业,要么成为数字化转型/重生企业,即通过数字化实现创变转型的企业。

用友云定位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和企业服务产业共创平台,提供综合型、融合化、生态式的企业服务,提供从平台服务到应用服务、业务服务、数据服务和金融服务,覆盖多领域多行业的云服务,帮助企业利用新一代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发展。

这是用友面向未来的主动求变,因为持续创新是用友的核心战略。

致敬40年,向着卓越的世界级

09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速的40年。从创立到发展,用友在其中经历了30年,我们是参与者、见证者。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这一代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内心十分庆幸,感谢有这样的一个时代。

各行各业很多民营企业,都是从很低的起点起步。中国的软件业就像骑在牛背上的放牛娃,没有什么可依靠,只能用双腿紧紧夹住牛身子,一边看着前面的路,一边掌握水牛行走的节奏,随时做出调整保持平衡,不然就会掉下来。

用友刚刚30年,我们从零开始做到了中国财务软件第一,又做到到亚太管理软件第一,再到如今聚焦企业云服务,走的还比较顺利,但还不够卓越。

新的30年,用友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希望在企业云服务领域里做到全球领先。用友做企业云服务要先把中国市场打好,成为绝对领先,然后再打到海外市场去扩展。

方向定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后面看准、做对、跑快、坚持,不断自我升级与进化,用友在企业云服务领域,就能够走在全球前列,成为全球领先的提供商。

编辑来源于提灯照路